陳庭妮:最討厭的肉燥飯 離家後成了最懷念



「晚餐吃肉燥飯如何?不要?那肉燥麵!」有一種味道,從小餐餐吃、天天吃,膩味難耐,然而,隻身北上打拚漂泊多年,一轉身,「最討厭」竟成了「最懷念」。難得回家,和媽媽撒嬌點菜,看著媽媽仔細記錄、上市場採買的身影,才知道我有多任性,那是一種,覺得家人什麼都會為你辦到的任性。



有一種味道,餐餐吃得到、天天看得到,直至膩味不行,然而卻在一轉身漂泊多年,最懷念的卻會是這一味,世界各地珍饈都無法取代的「家鄉味」。



陳庭妮記憶中的家鄉味,都是從小到大在家裡飯桌上看得到的菜色,肉燥、撒黑胡椒粉的水餃湯、茴香菜湯,尤其是媽媽拿手的肉燥,「小時候真的很常吃,放學回到家,第一件事找吃的,媽媽一定說要不要吃肉燥飯?我一啊……她就說那不然吃肉燥麵,哈哈!」陳庭妮回憶童年和肉燥的回憶,曾膩到不行的味道,長大後卻讓她回味無窮。



一鍋肉燥 就像媽在身邊



陳庭妮自台中北上工作,因為不希望老吃外食,而主動向媽媽學的也是這道菜。「因為很方便啊,只要煮一大鍋,等涼之後,還可以分裝冰在冷凍庫,炒麵、炒米粉、拌飯、拌青菜,一鍋搞定。」偶爾得到空檔,陳庭妮會打電話給媽媽,碰巧聽到媽媽剛離開黃昏市場,便興奮得不得了,「媽,我要吃什麼什麼,你做給我,我馬上回去。」有一年忙拍戲,沒回家過年,她特別後悔,感覺沒充到電。





親自下廚 整桌都是傳承



走遍世界各地,陳庭妮品嘗過各國美食,和媽媽手工肉燥相比,她說:「其實就是比例問題,媽媽做的菜,從小吃到大,不覺得有什麼特別,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。」人就是這樣,一旦覺得稀罕便格外珍貴,她說,不在家吃不到,就想要自己做,第一次自己做一桌菜時,她很得意,拍了照傳給媽媽看,媽媽一看就說:「這不是我以前常做的菜嗎?」



茴香氣味 憶起任性感覺



有一道陳家獨特菜色「茴香菜湯」,茴香菜如一般香料菜,別人當料理點綴,在陳庭妮家餐桌上,卻是四菜一湯中主要湯品,這道菜湯,味苦回甘,因為太喜歡那味道,在台北又難買到,每次回台中,她總會請媽媽買一大把帶到台北,「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喜歡,以前太常吃得到,不認為自己會想念,後來難得吃到,才發現自己會懷念,懷念那種任性,認為家人什麼都會為你辦到的任性。」



茴香菜湯還有背後故事,陳庭妮說,小時候吃飯很慢,吃一餐至少也要一小時,有次她吃得真的太慢了,爸爸大發火,為了處罰她,竟將她的菜湯全部喝掉,一口也不剩,她瞬間大哭,「以前都當這是家裡的笑話,長大後發現,這都是成長的點滴,是這道菜賦予我的回憶,別人不懂,只有我懂。」



原來,最熟悉的味道,並非是五星級飯店華麗大菜,人到最後總要回歸單純,最想念的味道,其實就是家裡最純粹、熟悉的味道。





本文摘自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聯合報出版的《不失智的台式地中海餐桌》一書。(Yahoo奇摩新聞)